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于都非遗系列二|国字号盲人艺术,客家古文……

    信息发布者:吴连香
    2017-09-22 06:28:10   转载
    客家古文形成于明末清初,主要分布在于都县的贡江镇、新陂乡、宽田乡、梓山镇、罗江乡、段屋乡等大部分乡镇。客家古文是一种说唱艺术,以方言为主,表演灵活方便,道具轻便简单,唱腔优美婉转,2014年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1盲人的艺术客家古文因大多由一名盲艺人独自完成,他们演唱的大都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古老传说、神话和历史故演唱古文的人多是双目失明者,以演唱古文来作为谋生的手段。在服装、道具方面没有过于复杂的要求,使用的乐器一般为勾筒、二胡、竹板、梆子、渔鼓、小鼓等,有时也会出现唢呐,有的艺人身兼数职,将多种乐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充分地运用四肢对其进行演奏,令观众叹为观止。2说唱的艺术客家古文是一门说唱艺术,“一人一台戏”,以方言为主,表演灵活方便,道具轻便简单,唱腔优美婉转,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,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。其唱本、唱腔和音乐以及表现手法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。常用曲牌20多支,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,大多是演唱三、四小时的中篇,有《珍珠塔》、《朱买臣》、《秦香莲》等30余部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,古文艺人编唱过《送郎当红军》、《抗日救国》等曲目,动员工农群众参加革命斗争。3“十八搭”的唱法旧时的古文艺人,都沿袭传统的唱法,一般以“自从盘古开天地,一朝天子一朝臣”为开场白,后来逐渐发展为以“十八塔”为序幕。所谓“十八搭”就是演唱者根据听众对象,结合当时时宜,针对性地来一段小唱,以此安定和吸引听众,然后引出曲目、人物和揭示主题。演唱者借助面部表情、声调唱腔,真实细腻地描述山川万物,抒发喜怒哀乐,渲染环境气氛,评述功过是非。在乐器的伴奏下,唱中带说,说中有唱,为了表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,在道白时,艺人要乔装男、女、老、少性格和口音的不同,分别叙述,有时还会用乐器模仿活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,如敲门、切菜等。从而,把故事情节、人物的音容笑貌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,强烈地感染听众,使他们能够倍感逼真、亲切、产生共鸣。【视频】客家古文(国家级非遗)相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